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经典案例 服务承诺 技术之窗 企业业绩 请您留言 联系我们
 
            产品分类
压力系列
温度系列
流量系列
液位系列
维博电量
位移
荷重扭矩
数显仪表
水质检测
冷/热量表
气体风速
安防
温湿度
安全栅
testo仪器
ABB变频器
danfoss&delta
阀门
控制柜
防雷器
阀组 管件 接头
其他
            产品搜索
名称:
简介:
   
            最新产品
·罗斯蒙特3051C型表压/差压/绝压变送器
·元件型直流电压传感器
·FSJ粉碎机自动负荷控制仪
·LB-50F精密导电塑料电位器
·RS-808FS明火探测器
·PMC133压力变送器
·YWK-50-C 船用压力控制器
· VLT®AQUA Drive FC 202
·JS-DX线缆检测式浸水变送器(浸水传感器)
·testo470转速仪
            推荐产品
·AmtaxCompact氨氮在线分析仪
·Phosphax ∑Sigma 总磷在线分析仪
·靶式流量计——液氮、液氧专用
·ROTORK IQ 系列执行器
·XSJDL系列定量控制仪
·SF10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GS7000-EX-AC隔离式安全栅
·LBGS8000-EX系列浪涌保护型隔离式安全栅
·GS8000-EX 系列 (通用型)
·PMC133压力变送器
· VLT®AQUA Drive FC 202
·testo 417 大截面叶轮风速仪
·ABB 2600T系列压力变送器
·AK-3 应变式大输出压力传感器
·FMT500热式质量流量计
·JYB/FQ浮球液位变送器
·SITRANS P300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
·HY68液位开关系列
·HF68系列流量开关
·HF78小型低流量开关
·HF67KB 气流开关
·XSLE系列高精度温度巡检仪
·XSJB系列热能积算仪
·AR850/930数字式涂层测厚仪
·AR802A/B便携式红外测温仪
·F61KB系列液体流量开关
·GD2000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XSSG-8型8点声光报警仪
·JWB-B壁挂式温度变送器
·FMU40/41/42/43/44超声波液位计
 
  
用信息技术改造供热企业管理

内容提要:简述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必要性,信息技术在供热企业改造管理的若干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几个问题。

主题词:信息技术 改造 企业管理

 

一、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必要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新经济时期的重大决策。据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一份报告显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三种途径: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这三者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的比例是81213。与前两者相比,第三种途径投入小、见效快。可见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加入WTO后,标志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基本实现。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办、政府的附属物变成了在市场里运作的独立的法人实体。政府从包办企业的经营管理转向整顿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轨道上来。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思想、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逐步走向管理的现代化。工商企业利用信息手段改造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很快。如海尔、海信和金融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供热企业在管理体制、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企业开始使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取得实效。如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热力总公司、烟台开发区热力总公司、吉林热力公司、兰州二热管网建设办公室、鸡西市热力公司、威海供热公司、大连开发区供热有限公司等等。但是供热行业利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其它行业,主要原因是供热企业是城市公用设施管理单位,供热企业具有两重性:企业性和事业性,还没有充分的进入市场,由于地域性使市场竟争还不够激烈。随着供热企业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企业要进入市场,要迎接新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势在必行。

 

 

供热企业,特别是在三北地区多属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管理效率低下,竟争力较弱等状况仍然普遍存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更应该用信息化所代表的先进管理思想来推动新管理体制的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竟争力的目的。促进传统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们传统产业在新技术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机。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现在是利用技术手段带动传统管理和经营方式变革的时期。

 

 

二、用信息技术改造供热企业管理若干系统,1994年我们结合国外的情况就开始研究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问题。2001年我们承担了全国城镇供热协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科研课题“供热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一旦用于企业管理,就会产生明显的效益和深刻的变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牵扯到方方面面,下面谈几个主要系统。

 

(一)信息技术用于行政管理

建立网络化办公系统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指挥部,它的运行速度、运行效率和决策决定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转效率和效益。这个指挥系统要方便、快捷、灵敏、准确、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化办公系统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最好选择。北京博达新创科技发展公司开发的并在一些单位应用的这套软件系统涵盖了行政管理的所有内容。包括办公管理、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个人办公、信息交流等。一经应用便使行政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如1998年烟台开发区热力总公司开始建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企业内部网技术,建立了自动化办公网络系统。实现了办公网络化、无纸化和远程移动办公。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如公司文件发送基本取消了纸张印刷发送,而一律使用计算机网络发送。同时,还将文件建立在主页当中,可以使各部门在同一时刻全部接收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文件打印费用。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都可以在网上沟通、在网上协调工作。公司所有的能公开的资料都放在网上,方便员工查询,既提高了办公透明度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公司的领导在办公室的计算机上就可以看到锅炉房、热网的运行情况,在外地出差用手提电脑上网也可以看到,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工作就方便快捷。

 

 

近几年来,沈阳惠天热电、鸡西热力公司、兰州热力公司、威海热力公司等等都建立了行政管理网络系统。不仅降低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而且从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组织中解脱出来,迈向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二)信息技术用于经营管理

建立用户入网、收费、服务系统我们在承担全国供热协会“十五”期间关于企业信息化的研究课题后,对经营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由北京博达新创科技发展公司开发的经营管理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用户入网微机管理系统;其二是供热收费微机管理系统;其三是用户服务微机管理系统。用户入网系统从入网申请、用户图纸和数据录入、入网收费、入网施工、工程验收、一直到给用户供暖,用微机管理。从用户入网到交纳采暖费的所有资料,包括时间、地理位置、房屋面积和布局、采暖系统图纸等都建立在网络中,并和收费系统相结合。用户交费时只要报出所在小区和楼号,用户情况一目了然。打印收费和分摊发票都用计算机完成。在微机上可以查询任一用户或企业整个收费情况并打印出报表。用户也可以在就近的供热管理处通过网上查看自己和本楼的交费情况。这个系统满足了采暖收费工作数据量大、变化多的要求,保证了收费及时、高效和准确运行。用户服务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用户接待中心。24小时接待处理用户的查询、报修、投诉。建立一套计算机快速反应平台。该系统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1、用户数据查询系统;2、用户报修接待系统;3、用户投诉接待系统;4、共公查询系统。集中供热实施计量收费以后,对用户的个性化管理会非常复杂,而且量也非常大,只有用信息化的系统来处理这些问题,才会来的方便和快捷,才能赢得用户的满意。

 

(三)信息技术用于生产运行

建立微机监控系统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系统之一。近几年来不少热力公司为了优化生产和运行先后建立了热源、热网微机监控系统。为调度人员提供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选择适合的运行工况、为维护热网系统瞬间变化的水力工况平衡、保证供热质量并节约能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集中供热实施计量收费以后,热负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变流量的运行方式势在必行,必须建立微机监控系统。北京博达新创科技发展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把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只要上公司的网络,都可以看到热网运行情况,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热网的运行和设施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烟台开发区热力总公司1999年建立了计算机热网自动监控系统。以往,供热运行是靠听天气预报、靠人工操作、调度人员到处跑换热站,结果热网不平衡、用户室温冷热不均,热耗也很大。实现热网监控后,改善了热网工况、提高了运行质量。用户满意了,热耗也减少了。2000年开发区热力总公司建立了计算机蒸汽网自动能源考核系统。蒸汽网的热耗大是供热行业的通病,是效益低的主要原因。这个系统每30分钟对热源和所有蒸汽用户的仪表拨号访问,采集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可判断计量仪表故障,每日24小时不间断监控。系统反应敏捷快速,及时处理跑、冒、滴、漏现象,热损由原来的30-40%下降到10-20%,年节省100多万元。2001年该公司实现了换热站无人值守。

 

(四)信息技术用于设施管理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供热企业的热网大部分在地下,换热站的分布又比较广,要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要费很长的时间、跑很长的距离。热网扩容和改造要查看以前的图纸,有不少图纸年久丢失、有的已不能反映管网的真实性,给扩建、改造和检修带来困难。

 

 

 

近几年来,烟台开发区热力公司、沈阳惠天热电公司、鸡西和兰州等热力公司先后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热力企业来说,是最根本的信息系统,其它系统都要和它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1998年烟台开发区热力总公司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把供热区域的地形图、主干道、行政小区、建筑物、热源、热网及设备等资料都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化)。

 

 

将热网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信息传输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在地图上可以查询热网运行数据,便于运行的调度和指挥。系统能对整个管网进行连通性分析和爆管分析,自动提出检修方案。能自动生成设备检修计划。可对热网、设备、井室、仪器仪表等进行查询和统计。系统提供了设计符号和画图工具,提高了设计水平,减少了工程施工失误。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点击任一台设备,都可看到原值、静值、折旧情况,还可看到生产厂家、技术标准、安装使用手册等资料。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

 

(五)信息技术用于资源管理

建立企业网站系统企业网站是供热企业的窗口。企业的资源可以利用网站和有关软件进行管理。企业可以把有关信息和资源在网上发布。如在网上发布新闻公报、企业简介、规章制度、各种公文、有关档案技术资料、地理信息、热网运行情况、行业协会的信息、采暖收费情况等。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可以上网查询有关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达到了资源的共享。

 

 

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还有一些其它的系统,如能耗考核系统、ISO9000认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等。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可以开发出适合自己需要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信息系统。比尔.盖茨把它比如成象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叫做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快捷。企业有了这样的系统,就像城市有了众多的基础设施一样,就具备了现代化的管理功能。

 

 

物质第一性,认识第二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种系统的建立迫使人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管理组织、工作制度、工作方法等。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现在是用技术手段带动管理和经营方式变革的时期。有了这样的变革,企业就有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就能应对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竟争。

 

 

三、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几个问题2000126日,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这标志着国家倡导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正式启动了。

 

 

20011126日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战略决策,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在北京召开了“企业信息化现场会”。吴邦国副总理到会作重要讲话并对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112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朱熔基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十五”规划进行了战略部署,并确立了2002年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竟争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0021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切实抓好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当中企业信息化是重中之重,要用企业信息化带动行业信息化,促进社会信息化。

 

 

200237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充分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强调了做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供热企业的改革,推进供热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企业管理上的一场革命,更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正如朱总理所说:“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信息化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推进信息化是很难的。就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认为:

 

 

(一)领导重视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推进管理信息化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严格规章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因此,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是对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造过程,是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是一场革命。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涉及人财物力的投入;涉及到工作的协调和信息资源的组织;也涉及到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其中哪个环节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把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各企业一把手要亲自抓推进工作,实施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

 

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工作任务落实。

 

 

实践证明,信息系统能否在企业发挥作用和有效运行,领导带头使用也是一个关键。特别是企业一把手必需带头做、带头学、带头用,这对于推动信息技术在本企业的应用是最关键的。

 

(二)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其一、是要编制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解决方案,使各子系统能有机的联接在一起。可以避免各自为政、自搞一套,避免孤立地设计和实施某项管理,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其二、按照企业管理和经营的需要,急用的先上。供热企业信息化是具有多个功能模块的综合性系统,可按企业需要分步实施,确保实施一个,成功一个。

 

(三)强力推动系统应用 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信息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如果脱离了应用,信息技术就会变成泡沫。需求是动力、应用出效益。一个系统的应用见到了效益,就可以带动其它系统的建设。也可以培养出一批人才。系统的应用要有一段适应期。从思想观念到工作习惯和方法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领导一定要带头应用,并建立完备的配套制度,强力推动系统的应用,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如此才能见到实效。注意克服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

 

(四)重视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

 

 

信息化人才在供热行业是非常缺乏的,因此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对企业分管负责人和组织实施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一部分系统维修人员。否则,信息化系统是难以高效运转的。

2009-5-7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经典案例 服务承诺 技术之窗 企业业绩 请您留言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瑞斯派克仪器仪表科技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03

地址:西三旗硅谷先锋东一里1-3-403 邮编:100096

电话: 010-82914172 010-82914185 传真:010-82914185

服务专线13522865986

备案号:京ICP0506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