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 (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标准中对电涌保护器的英文缩写。过去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商使用避雷器、低压避雷器、电子防雷器等名称均不够准确,使用避雷器一词易与使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的避雷器相混淆,特别是国家标准已颁布了避雷器的内容和设有专门的检测单位,它们主要应用于高压系统。行业标准 GA173 把 SPD 定名为防雷保安器是与国家制定电器安全标准的规定相矛盾的,该标准对使用“安全”一词有特定规定,不允许把“安全”及类似含意的词与某元件联用,而且 SPD 除具备有防雷的功能外,还有抑制投切过电压的作用。在 IEC61312 、 IEC61643 和 IEC60364 等相关标准中对 SPD 性能和安装使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简要归纳出要点,以供讨论。
一、 SPD 的定义:
在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 SPD 定名是过电压保护器:“用以限制存在于某两物体之间的冲击过电压的一种设备,如放电间隙,避雷器或半导体器具”。近日标准起草人林维勇先生在为中国气象局组织起草的某标准草案讨论稿上郑重的将“过电压保护器”易名为“电涌保护器”,并以近期颁布的国际标准和美国标准做了更名的文字说明。
SPD 的定义应是,电涌保护器( SPD ):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一种器具,它至少应包括一种非线性元件。这一观点将在林维勇先生执笔对 GB50057-94 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中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出现。
二、 SPD 的分类:
SPD 可按几种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1 .按使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分类:(设计电路拓朴)
电压开关型 SPD :当没有浪涌出现时, SPD 呈高阻状态;当冲击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即达到火花放电电压), SPD 的电阻突然下降变为低值。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等。开关型 SPD 具有大通流容量(标称通流电流和最大通流电流)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易遭受直接雷击部位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即 LPZ0A ——直击雷非防护区),有时可称雷击电流放电器。
电压限制型 SPD :当没有浪涌出现时, SPD 呈高阻状态;随着冲击电流及电压的逐步提高, SPD 的电阻持续下降。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这类 SPD 又称箝压型 SPD ,是大量常用的过电压保护器,一般适用于户内,即 IEC 规定的直击雷防护区( LPZ0B )、第一屏蔽防护区( LPZ1 )、第二屏蔽防护区( LPZ2 )的雷电过电压防护。 IEC 标准要求将它们安装在各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
混合型 SPD :开关型元件和箝压型元件混合使用,随着施加的冲击电压特性不同, SPD 有时会呈现开关型 SPD 特性,有时呈现箝压型 SPD 特性,有时同时呈现两种特性。
2 .按 SPD 的端口型式分类:
根据在不同系统中使用的需求, SPD 生产商厂可以把 SPD 制造成一端口或两端口的型式。
一端口(又称单口) SPD :与被保护电路并联连接。一端口 SPD 可能有隔开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在它们之间没有特意设置的电阻或电感。(见图 1 )
两端口(又称双口) SPD :具有两组端口的 SPD ,一般与被保护电路串联连接,或使用接线柱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特意设置的串联阻抗。(见图 2 )
图 1 和图 2 上可以看出,无论 SPD 从外表上看是否串接或并联在被保护电路中, SPD 的非线性元件实质上都是与被保护电路处于并联状态,当其动作时,能将被保护电路中的电涌电流通过 SPD 分流泄入地中。
3 .按使用的性质分类:
由于雷电过电压和投切过电压(过去常称为操作过电压)可能沿供(配)电线路侵入,雷电过电压可能沿信号线(含电话线)或天馈线侵入,因此安装在不同的系统中的 SPD 必须满足不同系统的特殊要求。这样,生产厂商又可将 SPD 按使用性质将 SPD 分为:电源系统 SPD 、信号系统 SPD 和天馈系统 SPD 。
此外,还可以按安装的环境(位置)分为室内用或户外用;按可接触性分为可接触或不可接触;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或卡接可移式等等。